截至3月18日,温岭电大2021春季招生637人,其中招收涉农大学生356名。这一成绩,也刷新了温岭电大单季招生人数纪录。更为重要的是,凭借连续几年优异的招生成绩,今年3月,温岭电大捧得国家级荣誉,被国家开放大学授予全国农民大学生招生先进单位。
自2007年开始“农民大学生”培养试点以来,截至目前,温岭电大已累计为温岭农村培养大学生2507名,这些农民大学生学员中,绝大多数都已成为致力于发展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温岭农村致富带头人。
情系三农,打造农民学校升级版
2014年3月,温岭市农民学校在温岭电大挂牌成立。自此,温岭电大承担起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任务。
2018年8月14日,温岭市乡村振兴学院又在温岭电大内揭牌成立,学院按照“一校多点、联盟办学”的思路,采用联盟开放办学模式,由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温岭学院牵头搭建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整合教育资源,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江苏大学、台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各镇(街道)设立温岭乡村振兴学院分院,在村(社区)建立若干个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形成上下联动、分类合理、优势互补、合作共享、多方共赢的联盟办学模式。成立两年多来,乡村振兴学院通过整合有关资源,结对共建,锁定“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践指导”等三大任务,培养造就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推动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人才支农,培养乡村振兴生力军


乡村振兴,要在人才。作为专门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成人高等学校,温岭电大开设专业几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温岭当地培养了150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和各类专门人才。
2018年,温岭市乡村振兴学院成立伊始,温岭电大提出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实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1510”工程计划,即到2021年底,新培养100名村干部学历提升、500名农民大学生、1000名现代职业农民。
从2019年春季开始,温岭电大即响应号召,在全市招收了399名村干部进行学历提升。同时保持每年招收170名,三年招收500名农民大学生的规模,开展园艺技术、乡镇企业管理专业教学。
此外,温岭电大还计划利用这三年时间合力培养1000名新型职业农民。2019年4月和10月就组织了两批近300人分别参加了巾帼创业和融媒体抖音创业者培训活动,社会效益显著。
多管齐下,谱写惠农强农协奏曲



除此之外,温岭电大更在文化惠农、产业强农、科教兴农上下足了功夫。
每年年初,温岭电大组织文化礼堂管理员,召开文化礼堂活动需求对接会,把学校可提供的农村文化礼堂服务清单目录,与各村文化礼堂需求进行对接,做到供应侧与需求侧的无缝对接,锁定年度活动计划。2019年度和2020年度温岭电大都超额完成“文化礼堂四千工程”的指定任务。
2019年以来,温岭电大又搭建平台、联系专家指导温岭吉园果蔬合作社,指导温峤分院开展一村一厨师培训,协办乡村厨师大比武,帮助他们建立温峤镇工量具科创中心,助其提高理论水平、拓宽产销渠道、提升产业效益,从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同时,温岭电大依托温岭市乡村振兴学院温峤分院,开展“八个一”培训活动,即按照一村一工匠、一村一厨师、一村一老娘舅、一村一会长、一村一电工、一村一电商、一村一消防员、一村一月嫂”的思路,实施精准培训。
温岭电大加强和大溪镇麻车屿小学的合作,利用电大资源,在学校管理、教学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及其他硬件设施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联校帮扶行动。
新征程路上的温岭电大人,弘扬“三牛精神”,正以“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为温岭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此文刊载于2021年3月25日《温岭日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