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大系统 >> 正文

浙江日报记者深入天台采访电大农民大学生

作者:天台电大添加时间:2013-07-12 11:36来源:

7月4日,党的十八大代表、浙江日报记者部副主任俞佳友等记者深入天台县3个乡镇,采访省电大帮扶的农业基地和电大农民大学生倪相莲、葛凌腾、崔仲杰。

街头镇埠头村农民倪相莲坐在轮椅上创办的百亩“永思堂中药材种植基地”,解决了天台500位残疾人、留守妇女和老人的就业。6月6日,浙江日报曾在四版要闻头条以《金银花开天台山》为题进行报道,中国网络电视台、凤凰网、网易等多家媒体予以转载。

7月4日上午,俞佳友来到省电大帮扶的金银花基地采访了自强创业青年倪相莲。倪相莲告诉记者,除了金银花,她还在金银花田里试养鸡,期待能有新的突破。

今年6月,在天台学院院长王再立的带领下,学院工作人员来到埠头村的倪相莲家里,完成了现场报名、学员电子信息采集等工作。

在电大农民大学生葛凌腾的九穗儿葡萄园基地,有一面墙上挂满了很多获奖牌匾,但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在意的是另一面墙上悬挂的“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教学实践基地”。葛凌腾现在已是浙江有名的“葡萄大王”,他有一个梦想:把葡萄种成艺术品,把二次挂果技术向全省推广。

下午,浙江日报记者来到电大农民大学生崔仲杰的热带水果基地,他创办的“希望田野家庭农场”是天台县首个家庭农场。崔仲杰说:“为了解热带水果习性,专门跑到广东湛江学习种植技术,因气候、土壤差异大,主要还靠自己摸索,才能在天台种植好。”看着长势不错的火龙果、香蕉、芒果、猕猴桃等,这个黝黑的中年男子自信地笑了。

7月7日,浙江日报微博以“基层是个大舞台”为题报道了天台县电大农民大学生的创业,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快车的微博中写道“特别是看到电大农民大学生倪相莲的身残志坚、农民葛凌腾和崔仲杰在酷暑中的创业干劲。喝着山沟里的清泉,听着老百姓的心里话,学到了很多,要做的也很多。”

半年来,在省电大农村工作指导员汤文俊、下派教师郑炜的协调下,浙江日报等省、市、县媒体多次到天台采访省电大帮扶的农业基地和电大农民大学生,经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或转载后,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极大的鼓舞了天台的农民大学生,更坚定了天台学院对农民大学生的培养方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