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6日,中央电大和全国28所省级电大同时开学,全国各地的40万名学员坐在电视机前,参加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电视上为全国电大学员上了第一课。从此,广播电视大学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让他们的人生变得美丽。
就在这一年的8月,温岭电大应运而生,当时称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温岭工作站。1994年11月,经省教委批准更名为温岭分校。2010年12月,又升格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温岭学院。
从始创时的2个班50名学员,发展到如今的100多个班级近3000名学员,温岭电大的办学规模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30多年来,温岭电大培养了8000多位本专科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门人才,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日的温岭电大发展得如何?近日,记者走进温岭电大,采访了温岭学院院长陈旭军和副院长卢文健等人。
随着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大规模扩招,随着以网络院校为代表的各类成人教育机构大量涌现及其在招生办学过程中的种种乱象产生,温岭电大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被严重挤压,这几年,温岭电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但是面对挑战,温岭电大积极应对,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陈旭军院长告诉记者,温岭电大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发展、和谐、幸福”,即事业要发展,关系要和谐,教工要幸福,价值观是“有为”。
“‘有为’有三层意思,一是电大必须要在温岭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二是电大教职员工在电大发展中要有所作为;三是要引领电大学员在各行各业中有所作为。”
生源是办学的基础。近年来,基层电大有限的生源面临着抢夺现象。每学年开学前,温岭电大都会一如既往地把招生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学校班子多次专题研究招生对策、多次深入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调研宣传。学校领导多次在教工大会上强调招生工作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教工全力投身招生中去,充分调动了教工的积极性。通过多方挖掘生源、在媒体上精心策划发布招生信息,再加上原先规范教学赢得的信誉为招生工作铺好了路,温岭电大招生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1年共计报名录取1016人,温岭学院连续获得省电大系统招生工作先进荣誉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获省级先进
这几年,温岭电大丝毫不放松学员思想政治工作。温岭电大还被评为2010–2011年全省电大系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这是该年度台州唯一一家全省电大系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也是温岭电大深入分析研究电大学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务虚”与“务实”两手抓学员思想引导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结出的硕果。
在“务虚”方面,温岭电大注重抓好“始业教育”、“时政教育”和“礼仪教育”。在“务实”方面,该校通过抓面授出勤、上网学习、考风考纪,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成为思想高尚、品德优良的电大毕业生。
卢文健副院长介绍说,该校还是浙江省电大系统第一家把廉政教育引入校园的县级电大:在2011年9月23日上午举行的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11级新生开学典上,市人民检察院高级检察官张普清为近百名“村官”电大新生作了题为《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及其预防》的反腐倡廉专题讲座。他以丰富的案例、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危害,讲述了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中可能涉及的职务犯罪的类型,并就如何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提出了建议。
陈旭军介绍说,目前温岭电大已形成了“以开放教育为主体,网络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两翼”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满足了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已成为社会各类求学者的首选。
在开放教育方面,今后温岭电大的侧重点将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陈旭军解释说,2007年以来,温岭电大就开始根据中央电大部署,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温岭电大先后与市委组织部合作培养村后备干部、与农办合作培养农村经济拔尖人才、与农林局合作培养“纯农”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企业的办学方向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为温岭电大赢得了生源。
在温岭电大学习的不少“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都是温岭农村的致富带头人,如温岭市兴旺獭兔繁殖场法人周余斌,就是温岭学院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畜牧兽医专业学员,该繁殖场生产的“盛广”牌獭兔皮荣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几年来,该企业还被评为台州市、温岭市农业龙头企业、台州市、温岭市扶贫助残示范基地等。而另一位园艺技术专业的一村一名大学生王正法是温岭市兴发葡萄合作社法人,他的合作社有果蔬栽培基地500余亩,其中大棚葡萄种植面积300余亩,基地被确定为省电大教学基地,将为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学习、实践操作基地。
在网络教育方面,温岭电大的成绩也可圈可点:近年来,学校在大力发展电大开放教育的同时,积极走联合办学之路,先后与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等高校合作举办成人学历教育。2006年8月,经中央电大批准,学校加盟全国高等学校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成立了“奥鹏(OPEN)远程教育温岭学习中心”。目前,已与中国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名牌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开设网络教育本科7个专业,专科8个专业。目前,与各高校合作办学的奥鹏(OPEN)远程教育的在校学员数达到637人。温岭电大因此获得“浙江奥鹏2011招生组织工作一等奖”。
在非学历教育(培训)方面,温岭电大也是成绩斐然: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温岭电大就与温岭卫生防疫站、温岭市工业经济局等单位合作,近几年则与市人劳局合作办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公务员英语口语培训班,与药监局合作办过药师岗位培训班,与市公安局合作办过网络安全员培训班、禁毒师资班等,与建工局办过安全员培训班,与外贸局合作办过全市外贸企业培训班。同时,还将培训送进企业,如与万邦药业合作办班。2010年7月7日下午,温岭市高复中心揭牌。这是温岭电大与温岭市繁昌中学合作举办的,高复中心校长由温岭电大陈旭军校长兼任。这也是电大非学历教育(培训)的一部分。
陈旭军院长说,今年的高考成绩还没有出来,但高复中心运行一年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高复中心全体教师的努力下,该中心19位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包括艺术、体育类),其中一部分被浙江大学、温州医学院(本硕连读专业)、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院校录取。
未来的温岭电大将会如何发展?陈旭军介绍说,温岭电大将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档次。首先,要想方设法培养一些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专业型教师,培养一专多能的电大老师。温岭电大鼓励教师参加第二专业学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五六位老师选择攻读电大第二专业。其次,要为创建学习型城市、为发展社区教育服务。在2012年温岭职成教工作的十大举措中,有两大举措将由温岭电大承担完成,其中之一是创办《温岭社区教育报》,另一项是建立温岭社区教育网。因为电大是温岭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所以将继续加大与各部门、单位的合作力度。陈旭军说,温岭社区教育网相当于为广大市民搭建一个终身教育的学习平台。这两大举措的实施,将使温岭电大发挥好作为温岭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自身在服务和谐社会、服务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温岭电大将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开放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过硬的教学质量,朝着“温岭市远程教育的龙头,开放教育的先锋,终身教育的基地”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2009年,在电大成立30周年庆典时,作为台州市电大系统百名杰出校友之一,现任温岭市政协港澳台侨和文史委员会主任吴茂云受到了表彰。是电大,让他脱胎换骨,从小学毕业生成长为大学生,经多个岗位历练,成为一位出版古典文学校注专著的古典文学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