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上半年教学过程检查
实施方案
为抓好教学过程的管理,确保教学各环节的落实,特制定如下关于教学过程检查的实施方案: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检查教学过程安排表和面授辅导课教学进度表。
要求:每位开放教育课任老师在正式开学后的前三周内(上课前),将课程《教学过程安排表》和《面授辅导课教学进度表》上交系教学秘书存档,同时挂在课程网页上。教学过程安排表应该包括面授辅导、网上答疑、资源发布、小组活动、使用媒体等内容,其中安排至少3次网上答疑,有实验要求的课程还须安排实验课时间。普专班课任老师须将面授课教学进度表上交系教学秘书。
2、检查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开放教育一体化设计方案)。
要求:每位课任老师(业余、脱产班)在正式开学后的前三周内,根据教学大纲拟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模板在台州电大网站首页的“教务管理”中下载),上交系教学秘书存档,同时挂在课程网页上。有实验要求的课程还需增加实验教学实施办法内容,《实施方案》中要必须明确形成性考核要求。普专班课任老师也需拟订教学实施方案。
3、检查首堂课导学情况
开放教育首节课程必须进行导学,介绍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安排、资源网站、学习方法等,必须向学生详细说明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要求和打分方法,交作业的时间。普专班也必须向学生详细说明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要求和打分方法(计划中有形成性考核要求的:作业包括实验占50%、期中考试占25%、到课情况既到课率和课堂纪律占25%;无期中考试的课程,作业包括实验等占60%,到课情况占40%。)
二、教学实施阶段
1、组织期中教学检查。
在每学期的第九~十二周,以系(部)为单位,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根据教学实施方案,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听课,随堂听课抽查。 期中教学检查内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包括实验报告)、系(部)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包括教师听课记录)和脱产班期中考试情况等。
2、开放教育课程网上资源、网上答疑检查主要根据台州电大开放教育课程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及检查评估实施意见(台电大[2004]35号)和台州电大关于加强网上教学工作的意见(台电大[2004]36号)进行,网上资源每月一检查、一通报,网上集中答疑在活动结束后检查通报。
3、根据期中教学检查的结果,进行通报。
三、教学考评阶段
1、检查期末复习情况
要求一般在6月上旬前结束新课,进行作业讲评与复习,与中央电大和省电大责任教师沟通,整合复习资料,进行网上复习答疑活动。检查复习组织和复习资料准备情况情况。
2、组织评教工作。
教研室主任对即将完成教学任务的课任老师,检查是否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督促课任老师开展期末考试前的辅导答疑工作(包括开放教育的网上答疑),各教学班组织学生对本学期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3、检查形成性考核完成情况。
要求:课任老师在每学期期末考试正式开始前二周,结合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上课情况、自主学习情况等,并运用教学行为统计系统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按要求客观地给出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前一周检查教师形成性考核执行规定的实施情况。
4、检查考核资料。
要求:各课任老师在每学期结束之前上交相关考核资料(主要是八份考核表和电子教案)至系教学秘书,各系组织考核组对课任老师进行教学考核。该项工作可安排在下学期初进行,但须在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
四、其他事项说明
1、形成性考核内容仍然按四次作业(60%)、到课情况(20%)、网上答疑(10%)、自主学习或小组活动或网上学习统计(10%)四部分构成。到课率未达到1/3的,到课情况考核不及格,如学生有特殊情况不能到课的(如驻外工作等),可凭单位证明和网上学习时间统计记录或者自主学习笔记替代。
2、开放班实行辅导教师点名制,一般在开学初第一堂导学课和学期结束前最后的复习课均点名,教学过程中的点名由教师根据课程次数决定,至少点一次名(辅导教师应在上课时向学生讲清楚)。班级学生人数超过100人的,由班主任点名。脱产班由课任教师点名。
3、平时作业上交时间:一般安排两次,期中一次(改后返还学生),时间为4月底;期末一次,时间为5月底(辅导教师应在上课时向学生讲清楚)。特殊课程,如人数较多的公共课程,可考虑作业一次性收回批改。
5、开放脱产班学生作业册作业应分四次上交、批改、返回。普专班学生每课程综合作业不得少于6次。
4、对于形成性考核规定的执行,辅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述总体原则下进行调整,但必须将形成性考核方法写入课程教学实施方法,以备检查。
二OO六年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