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电大,省直属学院(分校、教学点),校本部相关部门:
为提高学习资源建设能力和水平,打造优质资源品牌,满足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需求,决定开展2019年度优质学习资源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与要求
(一)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项目
1.申报建设项目类别可以是微课、精品视频课、H5课件、小课件等。
2.微课选题要得当,具有针对性,适合用多媒体的形式表达,可选取某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知识点、有代表性或教学过程中难以用传统方式解决的问题;原则上不少于10讲,“课程思政”系列微课不少于5讲,建设规范须符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微课建设规范(试行)》。
3.精品视频课是以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申报的课程应注重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鲜明的学科特色、一流的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教学策略合理,有较强的现场教学感;原则上不超过10讲,每讲时长30分钟左右,建设规范须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4.H5课件是指用HTML5语言制作开发,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方式于一体,适合在移动设备上使用,提供更多交互功能,方便用户体验及与分享,实现一定教学目的的新兴多媒体课件。
5.小课件指为课程(专业)教学制作,容量较小或内容相对单一的专题性、实用性计算机课件,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实用性与针对性较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一个或几个教学单元等问题,建设规范须符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
6.学历教育资源重点围绕浙江开放大学重点专业、优质课程项目、共建共享专业等建设优质学习资源。非学历教育资源重点围绕老年教育、新型产业工人培育、新型农民培育、新市民教育等需求,建设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优质特色资源。鼓励建设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衔接的学习资源。
7.本次优质学习资源建设项目将设立专题,鼓励教师围绕开放教育、成人教育等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建设系列微课;鼓励围绕“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主题建设系列微课;鼓励围绕弘扬乡村文化建设系列微课;鼓励围绕党员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浙江红色经典、法治浙江等内容,结合地方党建工作建设系列微课;鼓励基于新媒体、新技术,建设具有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的虚拟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8.项目负责人应为全省电大系统从事教学、教学管理与技术支持的正式在编人员,项目组成员结构合理。
(二)教材建设项目
1.申报立项教材应根据教学改革类项目需求、教材紧缺或内容陈旧程度等情况,在浙江开放大学重点专业、开放教育省开课程、成人高等教育共建专业核心课程中选择,立项教材使用数量相对稳定。
2.申报建设教材项目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特点,有全媒体化学习资源建设和应用方案,充分运用二维码等新媒体传播手段,融入教材建设过程。
3.编写组组长、主编、参编人员需满足《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建设、选用与评价管理办法(修订稿)》(浙电大发〔2015〕11号)要求的基本条件。
二、申报程序
(一)各单位根据电大教学改革需要、学习资源现状及师资和技术人员的实际,组织推荐申报。
(二)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项目负责人填写《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多媒体学习资源自建项目申报表》(申报“课程思政”专题填写《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多媒体学习资源自建项目“课程思政”专题申报表》),教材建设项目编写组长负责填写《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建设项目申报表》,各申报表详见附件。各申报项目经相关单位审核盖章后于5月24日前将申请表纸质稿(1份)、电子稿报省电大学习资源中心。
(三)省电大组织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立项,并发文公布。
三、管理办法
(一)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项目和教材建设项目的管理遵照《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建设、选用与评价管理办法》文件规定执行。
(二)立项建设的学习资源优先推荐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评优评奖和竞赛活动。
四、其他
(一)有关申报表请至学习资源中心网站“相关下载”栏目下载。
(二)申报人可同时申报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项目和教材建设项目。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尹晓;邮箱:zyzx@zjtvu.edu.cn;电话:0571-89913021;通信地址: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习资源中心A503室(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42号);邮编: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