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台州开放大学高职学院!

经济法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营销、工商)

发布时间:2021-12-21文章来源:1 浏览次数:

经济法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营销、工商)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然人下落不明满(D)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宣告其死亡。

A.一B.二C.三D.四

2.根据我国民法规定,8周岁至18周岁的人是(B)。

A.无行为能力人B.限制行为能力人C.完全行为能力人D.禁治产人

3.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是(B)法人。

A.营利B.非营利C.公司D.特殊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调整(C)。

A.所有的财产关系B.纵向的财产关系

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经济管理关系

5.下列属于人格权的是(B)。

A.财产权B.生命权C.亲权D.荣誉权

6.未成年子女的第一顺序的监护人(A)。

A.父母B.成年兄、姐C.祖父母D.外祖父母

7.下列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的是(B)。

A.战争B.合同C.台风D.出生

8.合同订立一般经过要约和(A)两个阶段。

A.承诺B.要约邀请C.履行D.生效

9.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C)

A.代理人和相对人B.委托人和代理人C.被代理人和相对人D.无须承担

10.依据民法总则规定,下列属于营利法人的是(C)。

A.国家机关B.村民委员会C.公司D.台州广播电视大学

11.下列属于民事责任形式的是(A)。

A.停止侵害B.罚款C.罚金D.司法拘留

12.下列属于无名合同的是(B)

A.买卖合同B.储蓄合同C.融资租赁合同D.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13.下列关于约定违约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增加

B.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适当减少

C、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不再履行债务

D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14.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属于(B)合同

A.诺成性合同B.实践性合同C.要式合同D.单务合同

15.下列属于用益物权的是(D)。

A.所有权B.抵押权C.占有权D.建设用地使用权

16.下列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A)

A.提出诉讼B.不可抗力

C.被继承人死亡继承人未确定D.权利人丧失行为能力监护人未确定

17.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为(D)以下。

A.20个B.30个C.40个D.50个

18、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根本区别是(A)。

A.是否以做广告为目的B.是否以报告价格为目的

C.是否以电视广告为目的D.是否以缔约为目的

19.书面方式作出的要约何时生效?(B)。

A.邮寄之日B.到达之日C.受约人阅读之日D.受约人理解之日

20.法的历史类型是按历史上法的阶级本质和其所依赖的(A)对法所作的分类。

A.经济基础B.文化背景C.政治体制D.宗教形式

21.按照法的内容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D)。

A.根本法和普通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际法和国内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

22.合伙人对普通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D)。

A.有限责任B.无限责任C.连带责任D.无限连带责任

23.下列不属于民法总则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D)。

A.自愿原则B.平等原则C.诚实信用原则D.合法性原则

24.我国民法总则规定诉讼时效为( B)年,其他法律另有规定依照其规定。

A.一年B.三年C.四年D.半年

25.下列属于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的是(A)

A.甲和乙订立买卖合同B.公安机关对公民作出罚款决定

C.甲侵犯了乙的姓名权D.国家征收公民的房屋

26.下列不属于无权代理情形的是(D)

A.从未授予代理权B.代理权已经终止的

C.超越代理权的D.父母代理未成年子从事民事活动

27.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合同法》调整的是(B)

A.人身社会关系B.涉及财产因素的社会关系

C.涉及收养、监护等有关协议的身份关系D.涉及法人、其他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28.依据民法总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为不满(D)周岁。

A.18周岁B.16周岁C.10周岁D.8周岁

29.下列属于不可抗力情形的是(A)

A.地震B.下雨C.订立合同D.战争

30.按照是否需要支付财产对价为标准,可以将合同划分为(C)

A.单方合和和双方合同B.有因合同和无因合同

C.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D.单务合同和双务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约失效的法定情形为(ABCD)。

A.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B.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C.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D.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ABC)。

A.假定条件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法律事实

3.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有(ABCD)。

A.不可抗力B.货物本身的自然属性C.合理损耗D.债权人的过错

4.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规定的(ABCD)免责条款无效。

A.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B.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合理损耗

C.债权人的过错D.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5.下列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情形有(ABCD )。

A.欺诈B.胁迫C.重大误解D.显失公平

6.能够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ABCD)。

A.黄金白银B.发明权C.加工承揽行为D.荒地

7.法律发展的方法和具体途径有(AC)。

A.法律继承B.自身产生C.法律移植D.引用道德规范

8.债的发生根据有(ABCD)等。

A.合同B.侵权行为C.不当得利D.无因管理

9.根据合同成立是否需要实际交付标的物或者完成其他给付,可以把合同分为(AC)。

A.实践合同B.双务合同C.诺成合同D.要式合同

10.下列属于有效承诺的有(ACD)

A.完全同意要约内容

B.对要约作出实质性修改

C.对要约作出非实质性修改

D.由于客观原因迟延承诺,但要约人未提出异议

三、判断题

1.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是指以各种判例法为主的正式的法律的渊源。(错)

2.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的过程中。(对)

3.物权是法定的,不允许当事人创设物权。(对)

4.重大误解的合同,重大误解方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重大误解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行使撤销权(错)

5.法系是指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错)

6.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错)

7.合同权利的让与不需通知债务人。(错)

8.解除权生效不需要通知对方。(错)

9.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对)

10.当所有权与担保物权冲突的,所有权优先于担保物权(错)

四、名词解释

1.法律继承

2.法律规范

3.表见代理

4.法人

5.代位权

6.格式条款

7.代理

8.要约

9.民事法律行为

10.民事法律关系

五、简答题

1.简述代理的特征。

2.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3.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4.要约失效的情形有哪些。

5.法的历史类型有哪些。

6.简述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和行使条件。

7.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一般要件。

8.简述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1